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

花柳其實並不可怕!

性傳染病的歷史大概和人類的歷史一樣源遠流長,而梅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自從哥倫布從新大陸將梅毒螺旋體帶回舊大陸之後,梅毒在不同的國家各自被汙名化。在醫學上,梅毒又有「偉大的模仿者」稱號,因為在不同的期別,它會有局部或全身性的表現,有時造成診斷上的困難;只要醫師有想到這個疾病,配合血清學的檢驗,其實就可輕易檢出。在盤尼西林還沒有發明的年代,梅毒可是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與死亡,弗萊明發明的盤尼西林,則是治療梅毒的特效藥;雖然前陣子全台長效注射型盤尼西林大缺貨,但為了防疫的需求,現在聯合醫院已經有充足的備藥,以備不時之需。預防上,只要全程正確地使用保險套,定期篩檢,性傳染病並非想像中那麼羞恥恐怖;若有類似症狀也不用驚慌,積極面對,配合治癒,絕大部分的性傳染病都可以獲得良好控制甚至治癒的!

(資料來源:http://ppt.cc/yH1MX

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

什麼都可以忘,就是輸尿管支架不能忘!

輸尿管支架置放是泌尿科最常見的處置之一,它是兩端蜷曲如J型的軟管,因此又叫做雙J管,主要的用途是像心臟支架一樣,維持輸尿管中尿液的暢通,避免阻塞導致腎水腫、疼痛,甚至感染發炎等等;但不同於心臟支架置入後不再取出,雙J管都有置放的期限,時間到了就一定要從體內移除或更換。一般的雙J管最多可以放置三個月,但有時候因為沒有什麼感覺,病人就忘記要回來取出;等到過了一二年後意外被發現,或因為嚴重的感染疼痛才來就醫,要移除雙J管就非常困難,也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。像下面這個X光片,放太久的雙J管不僅斷裂了,在腎臟裡也形成了一個非常巨大的結石,醫師也只能排除萬難地將雙J管一段一段地移除。

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

尿床,說不出的害羞與困擾

小文是個文靜的高中女生,每天除了上課唸書之外,她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祕密:幾乎每個晚上她都會尿床!媽媽帶著她四處求醫,包括了小兒科、泌尿科、精神科,試過了各式各樣的方法,都沒有良好的效果,早上起床只看到她又默默地把床單被子拿去清洗,讓媽媽又擔心又難過。在其他人介紹之下,媽媽懷抱著一絲希望,帶著小文來到泌尿中心找邱主任。邱主任花了好一番工夫,仔細地問診推敲,並根據排尿日誌等檢查調整藥物。在小文本人、父母,以及醫師的攜手合作之下,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,效果非常良好;現在晚上完全不會尿床,也不需要起床上廁所,讓媽媽非常地滿意,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,小文的臉上也終於綻開了笑容,可以專心好好地打拼課業了。

幾乎所有人都有尿床的害羞經驗,小泌書也有,但大部分人都是偶然發生,而且往往隨著年紀增長慢慢消失,像小文一樣上了高中還天天尿床,在臨床上就比較少見了,不僅造成生活不便,也使家人關係緊張。簡單來說,尿床可以看成是「大腦」、「膀胱」、「腎臟」三角關係的失調:我們入睡時,腎臟會減少尿液的製造,膀胱也會放鬆儲存尿液度過睡眠期;當膀胱內尿液量過多時,又要能喚醒大腦起床,如此才不會尿床;三角關係其中一個或多個器官功能異常,就有可能造成尿床。至於要如何鑑別診斷哪些器官有問題,這就要像邱主任一樣細心、有經驗,才能夠看出端伲。

如果小朋友年紀還小,尿床也僅偶爾發生,可以先觀察不用急著就醫,尿床常常隨著年紀增長就自然改善;也可以嘗試改變生活習慣,像晚上減少飲水、晚餐不喝湯、不吃含水量過多的水果、養成睡前上廁所的習慣等,也可改善尿床。若尿床已嚴重到造成困擾,可以定時叫醒小朋友起床尿尿,或到泌尿科尋求進一步協助,排除其他會造成類似尿床的疾病,嘗試藥物治療,都會有不錯的效果!